温州民间借贷危机里,实体经济出现空心化这一情况是最为核心的问题。它与温州的发展息息相关,也与整体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
温州民间借贷与企业转型滞后
在温州,有很多企业在转型发展方面较为滞后。过去,企业主要借助民间资本来发展,且集中于传统加工制造业。像一些小工厂,多年来始终从事着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加工工作。当面临转型压力时,企业缺乏进行变革的能力以及决心。部分企业主不愿意舍弃现有的盈利模式,即便该模式的盈利状况越来越差。同时,他们还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很难制定出科学的转型规划。长久以往,企业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转型的滞后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与民间借贷危机的出现有着紧密的关联。当传统的盈利模式不再起作用时,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民间借贷便成为了他们寻求帮助的途径。
同时,存在许多外部因素对企业发展空间进行挤压。成本在不断上升,汇率处于波动状态,金融支持也较为薄弱,这些情况都致使以出口为主的温州企业的利润出现缩水。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更难以具备底气和能力去实施转型,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也使得民间借贷危机更容易发生。
企业融资困难的情况
温州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诸多困难。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多数为家族式企业,例如很多服装厂就属于这种类型。这些企业规模较小,可供抵押的财产并不多。并且在家族式管理理念的影响下,风险管控存在不足,信用等级偏低。金融机构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轻易向这些企业提供贷款。
外部大环境不佳。正规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大项目,注重效益与风险的平衡,致使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机会。上市融资更是遥不可及,其门槛极高。并且也不存在专门为中小企业设立的特殊融资渠道。在此情况下,企业只得寻求民间借贷,借贷利率持续上升,企业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就仿佛背着一个不断加重的包袱在前行,从而使企业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利润微薄的影响
温州的企业利润逐年被压缩。原材料价格逐年上升,像之前的一个皮革厂,原本一张皮料是一百多元,在几年间涨到了两百多元。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原先一个工人月薪为几千元,现在最少要上万元。并且,人民币升值使得依靠出口的企业在汇率换算方面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这种利润微薄的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导致企业积累的财富减少。一旦企业遇到资金周转等方面的问题,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内部资金来进行解决。于是只能走上民间借贷的道路,而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又进一步侵蚀了企业的利润,最终把企业逼入了困境。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
温州的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实体经济则被冷落。数据表明,大量民间资本流入了虚拟经济领域。看到别人在房产、金融产品等虚拟领域短期内能大赚一笔,很多人都纷纷跟风。比如在投资房地产方面,许多民间资本认为房地产投资回报高,就把钱都投了进去。2011 年,温州民间资本用于借贷和房产投资的占六成,而实体经济投资比例较低。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就如同一个漩涡,将原本属于实体经济的资本都吸走了,使得实体经济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导致空心化现象更加严重。
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风险
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问题较为严峻。从温州的民间资本投资结构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程度。2011 年时,真正用于生产经营的资本仅占 35%。企业外迁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都选择前往其他更具优势的地区进行发展。随着企业的外迁,人才、技术以及资金都大量地流失了。就像一个本地的鞋厂,迁到其他地方之后,原本在温州的那些熟练工人也随之而去,技术也被带到了外地,原本在本地纳税的资金也没有了,这给温州本地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投资环境状况不佳。政府在服务方面水平偏低,未能及时对企业的需求作出回应。人才引进的政策缺乏吸引力,科技方面的力量也较为薄弱。这些问题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实体经济空心化的程度将会不断加深,最终会对温州的整体经济稳定产生影响。
应对实体经济空心化的建议
面对实体经济空心化的现状,需从环境营造着手。在政策环境方面,政府需给予中小企业更多扶持政策,例如提供税收优惠以及资金补贴等。在市场环境方面,要对金融市场进行严格监管,合理引导民间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像让民间资本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中。社会环境也需要改变,提升大家对实体经济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以温州获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能够规范民间金融,为中小企业开辟融资新渠道。
我们应当重视实体经济空心化这一问题。读者朋友,你认为除了文章所提及的那些之外,还有哪些更为优良的解决之法?期望大家能够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以使更多的人能够留意到温州经济发展背后所潜藏的这个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