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强行开工
阿拉米达郡卫生局已经明确表示,未对特斯拉工厂的复产给予批准,并指出工厂尚未满足安全开工的条件。然而,马斯克还是执意让部分工厂开始运作。回想起湾区实施居家令期间,特斯拉并非“民生必需企业”,在郡政府的警告下,它还是拖延了一周,直到3月23日才停止生产。这次的强行开工明显违反了当地的监管条例。
起诉政府威胁
马斯克一边强制推进项目开工,一边对阿拉米达郡政府提起诉讼。他还宣布,计划立刻将特斯拉总部及未来项目迁移至德州或内华达。这一举动明显是在挑战政府,希望通过此举促使政府让步,以便加快工厂全面恢复生产。
政府面临难题
特斯拉面临处罚,或许会导致这家美国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迁出加州。此举不仅损害了加州的绿色经济形象和投资氛围,还可能危及超过一万人的就业。因此,从州长到郡政府均未提出处罚,而是着重于沟通,期望郡政府能为特斯拉提供便利。
折衷方案出台
纽森州长提出了一项妥协措施,要求特斯拉将复工时间推迟至下周。此举既为郡卫生部门提供了缓冲,也为特斯拉争取了调整空间。如此一来,既满足了政府监管的需求,又为特斯拉提供了缓冲时间,有助于避免双方矛盾升级。
各地管控差异
马斯克抱怨说:“别的汽车制造厂都恢复了生产,唯独特斯拉不能。”但实际上,那些已经恢复生产的汽车工厂并不都在加州。在其他州,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没有加州那么严格。加州一直坚持严格的疫情管控,以保护民众的健康。
企业外迁成本
加州的严格监管和昂贵的土地及人力成本导致汽车制造商纷纷外迁。据企业搬迁专家的数据,近八年间已有1.3万家企业迁出。移至德州后,企业能节省30%的运营费用,这一优势吸引了特斯拉等公司考虑搬迁。
人才市场优势
加州聚集了众多科技人才,特别是特斯拉所需的自动驾驶技术人才。此外,加州也是特斯拉在美国的最大销售市场。若公司搬迁至其他州,可能会遭遇人才流失,失去本地市场优势,进而影响公司的研发与销售业务。
德州态度积极
马斯克提及可能迁址的消息后,德州官员纷纷表达友好。联邦参议员克鲁兹对特斯拉表示欢迎,德州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州税也较低,而且生活与薪酬成本比加州要低,这些都对企业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新能源发展差异
德州石油资源丰富,但相比加州,对新能源的需求并不那么迫切。在加州,特斯拉的新能源理念受到的热烈欢迎,若公司迁至德州,其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可能遭遇更多困难,市场接受情况尚不明朗。
过往选址考量
2014年,特斯拉在挑选电池工厂的地点时,经过对多个州的综合考量,最终决定落户内华达州。这一决定背后,是因为该州给予了高达12.5亿美元的税收减免。由此可见,特斯拉在选择工厂位置时,会充分考虑税收优惠等因素。
读者朋友们,你们认为特斯拉会不会最终真的离开加利福尼亚?若觉得这篇文章不错,别忘了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