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匿名性初印象
用户使用比特币是依靠地址的。账本交易仅仅记录地址和数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很难从交易中获取到用户的真实信息。这也就是所谓的比特币具有匿名性的原因。如果比特币只是在虚拟数字世界中进行流转,那么确实很难发现用户的身份。而这一特性吸引了众多注重隐私的投资者。
在虚拟数字的各类交易场景之中,人们认为凭借比特币的匿名性就能够进行安全的交易,能够保障自身的身份不被暴露出来,就好像拥有了天然的隐私保护屏障一样。
匿名性并非绝对
然而,比特币一旦与现实世界产生联系,用户的信息就能够与地址相互关联。正因如此,比特币地址并不具备真正的匿名性,而更像是具有假名性。这就如同网络论坛中的代号一样,虽然不知道具体是谁,但人们的言行是与这些代号相关联的。
有人在现实中使用比特币购买商品,当交易与现实业务产生关联时,地址背后的信息就有可能被追踪到,那样的话,原本匿名的外衣就会被揭开。
交易特征暴露地址关系
比特币交易记录中,地址间会有货币转移,这些交易往往会有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地址。一般来说,在同一笔交易中,输入地址通常是属于同一个人的。他人借助区块链的公开数据,能够推测出这些交易的输入地址有可能是同一个人。
在某笔交易里,几个输入地址所对应的操作模式是相似的,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会被分析出属于同一个用户,个人的交易信息也就有了暴露的可能性。
找零地址的秘密
有些钱包软件会创建全新的找零地址。他人在查看账本时,能够将未交易的地址归结为找零地址。通过这种方式,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发现地址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使比特币系统几乎达到透明化的状态。
比如某个钱包出现了很多未进行交易的新地址,对于懂行的人来说,可能会依据相关规则来判定这些新地址是找零地址,并且还能够进一步推断出背后用户的交易习惯等相关信息。
隐私保护的需求
没有用户期望自己的交易情况被他人完全知晓。保护隐私是比特币系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于是,大家开始去寻找方法,以掩盖交易,防止信息被轻易地获取到。
在现实生活里,每个人都不期望自己的消费记录被随意地公开。同样地,比特币用户也非常需要隐私保护机制,以便守护自己的交易信息。
保护隐私的尝试与问题
有很多实现方式会使用中间服务器。CoinJoin 用户能够在服务器处进行登记。服务器会聚合这些请求,从而生成大交易。之后,服务器对大交易进行签名并发布到网络中。然而,其缺点在于服务器掌握着所有的输入输出地址。对于服务器来说,用户是完全没有隐私可言的。
Blockchain.info 所提供的 SharedCoin 服务,研究人员发现它无法完全将交易地址予以掩盖,并且还能够通过对数据特征进行分析来识别原交易。由于输入金额存在差异,按照原理是可以对交易进行区分的。其改进的办法是要求用户使用相同的输入金额。
对于希望确保交易隐私的比特币用户而言,你觉得哪种隐私保护策略最为可行?希望大家能够点赞、分享本文,同时也希望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