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锚定物历史路径
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元与黄金紧密相连。那时,35 美元能够兑换 1 盎司黄金。此体系在当时赋予了美元极大的稳定性与权威性。但随着时间不断流逝,美国的黄金持续外流。有限的黄金储备对美元的无限扩张起到了限制作用。最终,该体系瓦解,美元失去了以黄金作为单一锚定的支撑。
1973 年迎来了石油美元时期。美国与主要产油国达成协议,石油交易大多以美元进行结算。这一举措极大提升了美元的信用,巩固了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到 2024 年,从数据上看,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例首次降至 50%以下。沙特等产油国开始尝试用人民币等其他货币来结算石油。这些产油国的举动对石油美元体系产生了冲击。
当前转型尝试一复合锚定
美国当下正在对复合锚定模式展开探索,其目标是构建“黄金 + 数字货币”的双锚体系。一方面,对黄金进行再次赋能,大力推进黄金代币化项目,把实物黄金转化为区块链资产。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了“黄金 - 美元”之间的间接关联,借助黄金的稳定性来提升美元的部分价值。
2025 年,特朗普政府作出了创建战略加密货币储备的宣布。他们打算以没收的加密资产作为价值储备的手段。不过,并没有清楚地表明这些加密资产与美元有着直接的关联。这种探索反映出美国有借助新金融技术来维持美元地位的行为,但其最终的结果还需要等待和观察。
当前转型尝试二科技资源绑定
美国试图将科技资源进行绑定,目的是维持美元的霸权地位。在矿产美元方面,通过美乌协议等途径,打算让稀土、锂矿等新能源的关键资源与美元产生关联。然而,地缘政治因素构成了阻碍,因为地区不稳定 https://www.1mtoken.com.cn,使得美国的这一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变化和不确定性。
美国投入 5000 亿美元构建“星际之门”AI 项目。其目的是凭借 AI 技术的领先优势,一直维持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借助科技成果来增强自身的货币地位,这是美国在新科技时代所制定的重要规划。不过,科技的发展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能否实现预期效果还不确定。
数字货币作为锚定物的优势
数字货币在某些方面有作为锚定物的可能。2024 年,数字货币冻结的资产约为 2 万亿美元。在流动性承载方面,大量黑灰资金和投机资本得以涌入。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元超发带来的压力,对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向和稳定有积极作用。
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跨境结算进展较为顺利。其在跨境结算中的占比已提升至 12.3%。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在“一带一路”国家广泛展开。这表明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方面具备创新性和便捷性。未来很可能给全球支付体系带来重大变革。
不过,数字货币存在着作为锚定物的诸多问题。其一,它的波动性是个很大的挑战,像比特币在一年内的波动幅度就超过了 50%。其二,这种不稳定的特性,导致它难以符合货币锚定物对稳定性的要求。其三,一个波动剧烈的币值,是没法给经济活动带来稳定预期的。
数字货币具备去中心化的这一特性,此特性致使监管遭遇困难,在全球范围内难以搭建起统一的监管框架。2024 年,加密货币市场频繁爆发爆雷状况,有诸多投资者因此遭受了损害,这显示出在监管缺失的情形下,数字货币市场蕴含着极大的风险。从信任基础角度来讲,黄金作为实物本身就具备天然的信用,然而数字货币却是依赖于算法和算力。美国有掌控黄金交割规则的能力,这显示出它在实物资产掌控方面的能力。而与美国相比,数字货币的信任基础就显得比较薄弱。
未来演变趋势展望
综合而言,美元未来也许会采用“黄金 + 数字货币”这样的复合锚定形式。黄金能够起到稳定价值的作用,而数字货币能够吸纳过剩的流动性。同时,这种模式还会让区域货币与科技生态紧密地绑定在一起。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货币格局可能会呈现出“主权信用 + 区域合作 + 数字货币”的三元态势。
美元的份额预计会降到 40%之下,数字货币将会和绿色能源、量子计算等新的技术一起去对货币价值进行界定。不过,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数字货币没办法独自去替代黄金或者石油,成为美元的核心性的锚定物。货币霸权的更替所体现出来的是综合方面的实力,美国打算通过组合性的策略来维持它的优势,而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也在加快步伐去推进人民币与新资产的关联。未来,主导格局将是多极化竞争。你认为数字货币成为全球货币体系的主流还需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