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亮点
DeepSeek发布的推理巨型模型位居全球第二,比OpenAI晚了四个月。这两个模型的表现相当,不过DeepSeek在性价比上比OpenAI高出二三十倍。这一优势主要得益于其卓越的工程技术革新。虽然这创新并非彻底颠覆性的,但它确实带来了明显的进步。一些读者甚至觉得,这相当于从0.5飞跃到了1。
创新原动力
梁文峰在两次采访中提到了创新驱动力。过去三十多年,IT领域风云变幻,我国多数企业更愿意模仿而非自主研发。创新需要减少限制,让每个人都能自由探索和尝试。当然,DeepSeek资金充足是关键因素之一,但仅靠资金并不能确保创新成功。
创新型人才特质
硅谷的创新技术突破多来自职场新手,他们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大胆设想并付诸行动,把失败视为常态,认为不敢尝试才是真正的耻辱。这些人更擅长在未知领域进行从零到一的创造,而现在的许多人才则更习惯于在现有知识体系内进行追赶。
不同地域创新文化
欧洲众多工程师改行做了官员和销售,技术职位不再受到重视。硅谷往日的创新气息明显减弱。业余爱好者的深入研究机会不复存在。许多人来硅谷是为了找稳定的工作和福利,而不是挑战现状或改变世界。理想主义者的人数正逐渐减少。
大企业创新困境
克里斯坦森提出了疑问:为何那些管理规范、研发资金充裕的大公司却面临失败?他建议成立专门的团队来开拓新市场。但截至目前,尚无公司能突破创新瓶颈。在人工智能领域,多数企业聚焦于大型模型,这导致它们难以成为行业的颠覆者,甚至可能被局外人颠覆。
未来创新方向
二战结束后的欧洲遭受了重创,我们不能再以此为知识根基,未来必须独立开展研究。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原创性的发现。而且,我们不能把大量杰出人才局限于科学和技术领域,这样做会阻碍国家和科学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不能孤立进行。
众人都在思索,怎样能够催生更多从无到有的创新突破?欢迎大家积极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观点。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赞并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