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三年疫情波及,旅游业如同波涛中的小船,时而前行时而停歇。从业者历经严寒,如今政策转好,旅游市场能否迎来春意盎然的复苏?
寒冬煎熬
疫情对旅游行业造成了严重打击,从业者仿佛身临刺骨寒风。南京一家知名旅行社的徐蓓自1995年起便投身此行,既目睹了行业的辉煌时期,也亲历了起伏不定。近三年来,游客数量锐减,业务量急剧下滑,旅行社只能依靠微薄收入勉力维持。扬州的九陆经营民宿也无奈退出市场,将民宿改成了快递驿站和合租公寓。
政策暖风
近期政策层面不断传来好消息,入境航班熔断机制被取消,跨省旅游限制得到放宽。根据中国银河证券的研究报告,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精细化,国内的出行政策有望进一步改善。同程研究院的程超功认为,取消熔断措施有助于国际航班的恢复。同程旅行平台上跟团游的搜索量在当天就比前一天增长了超过600%,南京康辉旅行社的员工张敏表示,咨询旅游的游客数量增加了三倍。
需求回补期盼
专家预测,国内旅游市场有望迅速恢复,恢复到20年下半年至21年上半年的繁荣景象。政策激励下,消费者的出行意愿明显提升。众多游客开始筹备出行,年轻人热衷于规划长途跨省旅行,退休人士也开始关注旅游路线,旅游需求正逐渐显现活力。
曙光待察
徐蓓觉得新出台的政策虽然暂时能推动需求增长,是个好消息,但要说“曙光”已经出现,还需进一步观察。公众的出行信心恢复需要一段时间,疫情的反复不定仍然笼罩着阴影。有些游客对旅途中可能感染的风险感到忧虑,同时也担心景区和交通管控可能会发生变化。市场要实现全面复苏,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新型旅游崛起
露营和研学等新颖的旅游形式受到热捧。城市周边游成为主要目标,苏州特别推出了“苏州人游苏州”的10条旅游线路,旨在让当地居民发现家乡的魅力。网络上的“云旅游”满足了无法外出旅行的人们的需求,导游张真好的“沉浸式云游南京城”在抖音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
复苏趋势不变
戴斌,中国旅游研究院的院长,指出市场虽经历波动,但复苏的势头并未改变。刚性需求、短途旅行以及本地休闲活动,共同稳固了旅游消费的基础。尽管疫情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在新型旅游模式的推动下,旅游业已取得显著复苏成效。展望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宽广。
大家对政策带来的好处下,旅游市场何时能完全恢复持何种看法?期待您的评论和留言。如觉得文章有益,请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