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钱包:借贷广告夺眼球
华为钱包App首页显著位置展示着“最高可借50万”的标语。下方排列着付款、乘车、开门、卡包等四大主要功能。再往下,则有17个图标展示了众多服务。在“财富优选”和“便捷生活”等板块中,也能看到借贷服务的入口。车主只需点击“车主贷”即可轻松申请。给人的印象是,华为钱包更像是一个网贷的集中地,核心功能几乎被广告所掩盖。
小米钱包:广告轰炸体验差
小米钱包App同样未能逃脱常规,页面上充斥着借款、小米信用卡等推广信息,“免费领取视频会员”的标语格外显眼。用户只需在小米视频上观看10秒广告,就能换取一天的优酷会员资格。如果不是为了使用交通卡或门禁卡,初次打开可能会误以为下载了广告软件。小米似乎是想将各种功能与广告一股脑地整合进应用,似乎并不在乎用户是否愿意接受。
vivo钱包:广告包围核心区
vivo的钱包应用也是这样,首页上明显位置只展示了开门、乘车、支付和卡包四大功能。其余空间则被广告填满。原本钱包应用应是用户出行支付的便捷助手,但现在却被广告包围得几乎无法辨认,核心功能显得孤立无援,让人感觉这个钱包更像是为了展示广告而设计。
荣耀卡包:清爽界面显优势
荣耀的情况与众不同,目前仅有的应用是荣耀卡包。新用户打开后,会发现没有杂乱的借贷广告,它提供了基础的交通卡、门禁卡和车钥匙功能,界面简洁。与那些广告充斥的其他品牌钱包App不同,荣耀卡包为用户提供了相对纯净的使用感受,这在广告泛滥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
钱包本职:NFC便利用途大
钱包应用主要依赖NFC技术,充当交通卡和门禁卡的接入点,极大地简化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外出无需携带实体交通卡,公交地铁可直接用手机钱包支付;回家也不必寻找钥匙,只需轻触手机即可开门。原本应是高效便捷的工具,却因广告的侵入而失去了那份纯净。
广告与功能:平衡之道待探寻
厂商们心里清楚钱包应用该具备哪些功能,然而为了广告收入,他们却把众多贷款类广告塞了进去。用户得在众多广告中搜寻核心功能,这大大影响了使用体验。尽管互联网常与网络贷款联系在一起,但我们仍期望厂商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能凸显核心功能,让钱包应用回归其便捷的初衷,而非沦为广告的奴隶。
在使用这些钱包应用程序时,人们更倾向于关注其核心功能,还是被广告带来的附加服务所吸引?若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不妨点个赞或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