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双促”活动效果显著,好评如潮。这充分证明了密切县直单位党员干部与农村支部党员联系的重要性。这种联系对农村发展和单位工作在多个方面都有积极推动作用。
政府推动与思想统一
活动的深入推进得益于党委的推动作用。2009年伊始,党委发布了《关于深化“双联双促”活动的实施指导意见》,将活动与多项重要事务紧密结合。农业系统各级党组织纷纷响应,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相关文件。例如,某地农业系统党组织认真策划学习活动,干部们在会议室集中,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任务,以此达到思想统一,明确责任。此举促使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活动,认识到自身在活动中的定位,责任意识持续提升。
大家都在为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努力。党员和干部们参与的热情高涨,他们明白,这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促进农村与单位发展的良机。
活动的具体内涵
“双联双促”理念内涵清晰。其中,“四帮”作用显著。它促使联系党组织在多个领域实现改进。比如,某些地区的党员干部亲自走访考察,针对党建中的薄弱部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从而推动党组织建设。同时,还协助完善工作制度,梳理发展路径,有效解决制约组织发展的实际问题。
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紧密围绕既定目标。他们根据具体状况,运用创新思维。比如,某部门深入农村进行调研,探索适合的活动方案,实施针对性的援助,丰富活动内容,促进了活动的积极向前发展。
树立活动样板
一些党组织发挥了榜样作用。比如县苗圃支部、林业调查设计队支部等,它们结合自身特点和村民党员的需求来开展活动。这些单位的干部清楚农村的真正需求,尽管能力有限,但都尽心尽力地寻找解决方案。在资金使用上,他们做到了精准高效,用很少的钱就能解决农村的许多问题。此外,他们还在联动机制上进行了不少尝试,比如建立了定期的交流制度。这些成果使得他们在农业系统里成为了其他单位学习的榜样。
双向互动局面的形成
活动打破了以往的局面。过去,机关党建和农村党建各自为政,而现在,它们通过活动紧密相连。比如在某县,机关党组织和农村党组织经常交流,党员们互相分享经验和观点。这种交流让机关党建的覆盖面和活动范围得到了拓展。从整体上看,初步形成了一种城市带动农村、强弱相辅相成的基层党组织互助模式,让机关党建焕发出新的活力。
深入群众服务基层
党员们积极参与活动,深入基层群众。他们走出机关,踏入农村,近距离观察农村居民的真实生活。例如,有些党员干部到农村后,深入农户家中,了解他们的收入来源和遇到的难题。他们从多方面给予农民支持,解释政策,传递致富信息,提供科技援助。此外,他们还在精神上激励农民积极进取。当农村项目申报时,党员干部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资源帮助他们评估项目可行性。面对农村群众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也积极协助解决。因此,党群关系日益紧密,为党和政府赢得了良好口碑。
助力农村建设
农村发展得到了促进。党组织为村庄制定了合理的发展计划。在产业和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在某村,原先并无成规模的产业,机关的党员和干部到访后,依托当地资源和市场需求,协助规划了特色农业,并逐步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在他们的帮助下,农民的收入稳步上升。尤其在“5.12”地震后的灾区,党组织全力以赴支持农村的重建。众多专业党员干部参与其中,在建设各环节给予大力支持,使得村庄面貌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
这项活动成为我们县党建工作的一个新特色。“双联双促”活动效果显著。我想问问大家,你们那里是否有类似的活动来增进不同党员间的联系?期待大家的评论和分享,为这一优秀的党建共建经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