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币圈因一则传闻而陷入混乱。传闻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把以太坊认定为证券。倘若此事真的发生,投资者手中的以太币将会大幅贬值,币圈也将遭受严重打击,这并非可以等闲视之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形。
以太坊历史发行存疑
2014 年,以太坊首次向用户发行了代币。如今,SEC 有可能仅因这一过去的行为,就把以太坊定义为证券。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以太坊投资者与以太坊基金会的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当年的发行行为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对现在币价的走向产生影响。
发行代币的目的是为项目筹集资金。但在 SEC 的监管之下,这种行为被怀疑可能涉及证券发行。因为证券发行有严格的监管流程和规定。如今,以太坊当年的操作是否违规,是 SEC 考量的重点。
交易受限价格堪忧
如果美国 SEC 真的把以太坊界定为证券,那么美国涉及以太坊的交易就得暂停。这样一来,以太坊的流动性会遭受很大冲击。因为市场流动性和价格之间联系紧密,一旦缺少流动性,大家在进行买卖操作时就会不流畅,所以以太坊的价格肯定会降低。
很多投资者持有以太坊,他们所在的是美国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一旦无法进行交易,他们就只能焦急地等待。并且,全球市场是相互影响的,当美国市场交易受到限制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也会随之波动,这就导致以太币面临着贬值压力的增大。
责任主体或遭处罚
Orrick 律师事务所区块链工作组的 Jason Somensatto 称,一般情况下,出售未注册的证券并非犯罪行为。但对于发行人来说,证券欺诈属于犯罪。像提出代币概念的人、利用代币筹资的人以及推销代币的中间者,都可能会面临被开具罚单的状况。
德国公司 Slock.it 以及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等相关主体,如果处于 SEC 认定的违规范畴之中,都有可能面临处罚。这种情况涉及到不同主体在代币发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责任的界定,并且处罚的力度会根据代币发行的结构等诸多因素来确定。
SAFT机制曾被利用
很多重要的代币产品在发行时会运用 SAFT。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代币发行呈现出合法合规的状态。SAFT 机制明确规定,在代币实际传递给投资人之前,是被用于开发者开发能够使用的软件的。
《纽约时报》报道,像 Union Square Ventures 和 Andreessen Horowitz 这样的大型风险投资公司使用过 SAFT。它们与主要律师事务所一起去探寻合法购买代币的办法。不过,即便有了 SAFT,也不能保证能完全躲避 SEC 的审查。
比特币曾幸运脱身
之前 SEC 举行了一场关于虚拟货币是否为证券的听证会。在这场听证会上,比特币较为幸运地最先被排除在证券范畴之外。SEC 和 CFTC 都持有比特币不属于证券的观点,正因如此,无需将比特币纳入证券监管的范围。
对于比特币投资者来说,这是个好消息。这个消息让比特币在市场里避免了因证券监管而引发的波折,还能让它在加密货币市场拥有更稳定的发展环境。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以太坊也能有同样的好运气。
关键听证即将来临
5 月 7 日属于美国时间。这一天有可能成为虚拟货币历史上的关键节点。在这一天,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要针对“以太坊和瑞波币是否属于证券”这一事宜举行听证会。如果其中之一被判定为证券,那么面向美国投资者的虚拟货币交易所就必须将其下架并且停止相应的交易。
以太坊基金会的反应比较强烈。之前,证监会提到“DAO 项目属于证券”,因为 DAO 项目与以太坊有紧密的关联。关于币市的短期走势,这次听证会的结果很关键。大家都希望听证会的结果是好的,要是结果不好,币市可能又会引发风波。
各位读者,你们觉得 SEC 这次有没有可能将以太坊定义为证券?可以在评论区把你们的想法表达出来。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就点个赞,并且把它分享给身边关注币圈的朋友!